对话青年建筑师林再国:“近未来校园”的三个理想
来源:少年直播下载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4-04-21 17:05:52林再国,AIR-CoLAB Studio(林再国工作室)的主任兼主持建筑师,隶属于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018年获FA青年建筑师奖Top12,2019年获教育部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公共建筑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行业奖优秀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一等奖,浙江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导师。
近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有组织地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建筑师林再国从事设计工作十多年,负责过多项教育建筑的设计与落地,也不断探索着未来校园的使用模式。在他看来,建筑规划设计不单单是设计房子,而应将身边所栖息的环境视为一个一直在变化的复杂系统,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是他关注的核心点。以渐进式的创新突破以往的惯常思路是林再国工作室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下对于教育建筑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
问:您认为我国中小学校园建设的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是怎样的?从建筑师的角度,如何理解教育部2023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林再国:我们常说的现代中小学教育起源于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发展,生产方式逐步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力的要求也变得更专业和复杂,这一时期人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兴建各种学校和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以满足新兴工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其中中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基础教育,即提供学生必要的、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艺术等多方面内容,跟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制度不断被时代所重新塑造。
我们回到校园最初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做准备。到了现在这一段时间节点上,新科技和数字化的革新加速了世界的快速迭代,人们越来越对未来难以预知。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小学教育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始终相信教育是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不断趋于理想状态,技术的驱动、教育模式的变革、再到教育结构层面的变化,未来的校园会展现出与现在完全不同的风貌。教育部2023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其中五大重点任务14项举措着力于引导各地各校将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蓝图转化为自觉的改革行动。这样的一个过程十分艰巨,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是贯穿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
因此在近未来的校园空间设计中,我们倡导以渐进式的创新或者说变化突破以往的惯常思路,为校园建设的发展添砖加瓦。世界不同国家的人类对于要给孩子们上什么样的课程差异比较大,但是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核心素养能力有着基本一致的共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能力:协作技能、沟通技能、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我们大家都认为这四个能力可以总结为孩子们跟事物、人和思想打交道的能力,而通过阅读、交往、艺术这三个关键词可以轻松又有效的培养学生这些核心能力, 我们在2022年做过的三个学校项目就在尝试探索如何在环境营造中落实这三方面素养的培育。
问:为什么采用“阅读”这个关键词,而不是“学习”?从建筑师的角度您是如何理解 “阅读”这个素养的培育的?
林再国:我们采用阅读而不是“学习”作为第一个关键词,因为我们大家都认为未来学生是主动的去探索知识,而我们该尽可能提供这样环境的可能性。阅读空间的涵义包含了现在中小学校园中学生每天时间停留最多的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图书室等。
例如校园A,在教学制度上探索“学部制”在中小学的改革,在空间层面的思考上我们大家都希望重新思考学习组团的功能布置,建筑组团以年级为单位区分,普通教室刻意放在顶层(三层),而一二层为除此之外的各个主题学科的公共大厅、展厅、专业教室、实验室等等。每个孩子每天在进教室之前,上下楼做操等等都要经过这些随时有可能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场所。
又例如校园B,这个学校的用地条件比较紧张,我们在用地极其狭窄的空间下将传统普通教室与专业教室、图书馆割裂的的做法打破了。在通常的课程设计中,专业教室的使用率相较而言是偏低的。这里的做法是专业教室和课间休息场所,图书阅览室等围绕普通教室重构,将一部分专业教室的功能模糊化和一部分弹性化。让学生在更多的课余时间能自由使用,探索,实验。
校园C,是一所寄宿制的国际学校,这是一个学生每天生活的地方,整个学校被设计成一个微缩版的社会。大量的正式与非正式阅读空间被设置在每个建筑组团中:学生公寓借鉴传统的书院制布局,底层公共空间是咖啡厅和阅览室、讨论室。教学组团内部通高中庭提供了非常舒适的室内阅读环境。
林再国认为,校园的艺术环境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所指的艺术环境是泛称的概念,是校园文化场所、氛围等综合方面的体现,它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生活和体验艺术的舞台,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创新的欲望。